综合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服务 >> 正文

巴马“鱼稻共生”走出致富路

2020-09-18 17:44:45 来源: 中新网广西 作者:杨天宇 凌吉荣

  近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勤村致富带头人、巴马群发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华群与当地村民商量“鱼稻共生”扩种扩养事宜,如今该项目已成为助推当地脱贫新模式。


  黄华群是那勤村里的名人,他在外闯荡多年,始终心念家乡,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更是想为家乡人民做点实事。他通过巴马农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指导和多次调研,发现那社乡海拔较高,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产出的稻米清香爽口,在当地颇有一番名气。


  黄华群认为,稻米受大众认可,稻谷下养鱼一定不会差。他决定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稻田里养殖“稻花”。



 图为群众在水稻下面打出的鱼。


  2018年底,黄华群组织成立合作社,劝说村民流转土地以入股或者出租的方式,共同参与该项目。为取得村民信任,合作社组织梁华民等贫困户外出学习养鱼技术,还多次请专家到田间指导培训。


  掌握了技术,也看到了前景,加上养殖专家可以提供生态饲料,这让梁华民放下了顾虑,决定把自家的一亩稻田流转给合作社。一亩稻田年产2000公斤鱼、300公斤大米,鱼和大米的田间收购价分别是8元/斤、9元/斤。如此一来,梁华民每年可收入3.7万元,这比此前翻了10倍。



 图为群众在水稻下面打出的鱼。


  目前,合作社共有参与农户20户,其中贫困户5户,共种植30亩稻田,每亩放养土塘角鱼苗2万尾,亩产量在1750公斤至2500公斤。


  黄华群介绍,在传统的稻田里养鱼,还可以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稻田的水面给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鱼可以吃掉害虫,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机肥,不用洒药施肥,这样对改良土壤有很大作用,鱼和稻形成了一个无公害的生物微循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鱼共赢”的效果。


  正因如此,造就了稻田里质量上乘的鱼和米,产品一经推出,便成了抢手货,卖到外地,鱼和米分别达到35元/斤和18元/斤。良好的经济效益,让黄华群认为当初选择的路子没有错。


  目前,那勤村30亩的稻田养鱼项目已经成为县级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下一步,合作社将持续扩大项目规模300亩以上,让更多的当地村民融入产业链,吃上产业饭。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