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2019年5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2019-04-27 09:25:26 来源: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作者:

    五月份,全国平均温度14~25℃,平均降水101mm,有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这一时节,万物繁盛,炎暑将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迅速回升,但降水量却不多;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多雨的季节,天气多变、晴雨交织、温度变化反复,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溶氧低,底质恶化等情况,使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


    一、 病情预测


   五月份水生动物常见多发病及有可能突然暴发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疫病主要有:

  

    (一)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易使草鱼出血病流行。发病水温20℃~30℃,25℃~28℃最易发病。各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二)鲤春病毒血症: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带毒鱼。传播途径为经水传播,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也可能垂直传播,主要危害鲤、锦鲤、金鱼等,发病水温8℃~20℃,15℃~17℃最易发病。各鲤、锦鲤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三)锦鲤疱疹病毒病: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快,感染率和死亡率高的疫病。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适宜水温23℃~28℃,水温25℃左右易暴发,死亡率高达80%~100%。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四)细菌性肠炎病:可感染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


    (五)水霉病: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疾病,对鱼、虾、蟹等淡水养殖品种均可造成危害,水温在10~15℃时较适合水霉菌的滋生。在养殖生产中,因养殖密度过高、转塘、分池等管理不善,造成鱼体受伤,易感染水霉病。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需重点关注。

  

    (六)车轮虫病:由大量、多种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的疾病。适宜发病水温20~28℃。临床症状主要是“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等,是我国养鱼生产中比较流行和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全国各地的养鱼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养殖密集的鱼池,连续阴雨天气尤其容易引起暴发。


    (七)锚头鳋病: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发的疾病,以南方地区水产养殖该病的发生情况较为严重。该病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感染,当水温在12~33℃期间较易发病,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鱼种的暴发性死亡。


    (八)鳖溃烂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水温20℃以上易发病并流行,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一旦发病,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


    另外,这一时期淡水养殖需注意防控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尾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和中华鳋病等病,大黄鱼注意防控内脏白点病和刺激隐核虫病,虾类注意防控烂鳃病,蟹类注意防控弧菌病、肠炎病等可能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二、防控措施


    五月份,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水产养殖生产步入繁忙的季节,大多数养殖品种已进入正常摄食的生长期。


    (一)做好养殖池塘的消毒工作。水温回升后,各类病原体开始活跃,一旦遇到不稳定环境,极易诱发病害,可用含氯制剂全池泼洒,清除病原。养殖过程中的预防用药和对发病个体的药物治疗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渔药使用的规定,做到科学用药、规范用药。


    (二)加强养殖生产管理。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应激反应;随着水温升高,鱼类摄食活动增加,使用优质饲料,减少残饵;及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养殖环境。


    (三)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春夏之交,天气多变,积极做好突发性天气变化的应对准备,尤其是强降雨天气的应对工作,及时加固养殖设施,谨防水体缺氧。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