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服务 >> 正文

北海,中国鲎的乐园

2019-04-18 14:27:05 来源: 北海日报 作者:




    半个世纪前,我国浙江往南一带沿海地区还有许多中国鲎生存,但如今只剩下福建、广西、海南等部分地区还能见到中国鲎的身影。从上世纪90年代前的“繁荣昌盛”,到如今的不断凋零,中国鲎在过去短短30年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历程,今年3月,中国鲎更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动物。


    在中国鲎的生存现状岌岌可危的时候,北海这座中国南方的滨海小城却成为中国鲎的“乐园”。目前,在北海众多的滩涂上,人们能看到中国鲎在这里自然地繁衍生息;在多方的努力下,北海地区中国鲎的幼鲎数量正在逐年增长。


    在许多专家学者眼中,北海这座滨海小城是中国鲎繁衍生息的最佳场所,甚至被称为“中国鲎最后的避难所”。


    北海所处的北部湾海域拥有红树林完整、集中,生物多样性丰富,滩涂平缓等优点,是国内最佳的中国鲎天然栖息繁殖地,也是目前国内中国鲎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域。更令人可喜的是,北海当地政府、公益机构、科研机构、民间志愿者等社会各界都在为保护中国鲎而不懈努力。政府重视、企业支持、公众参与,大到科研项目立项,小到公众宣传……为让中国鲎在北海滩涂上繁衍生息,北海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打造“鲎乐园”。


    据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科学保护部门项目官员肖晓波介绍,中国鲎曾经遍布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数量相当庞大。上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鲎的血液可以制成重要的细菌检测剂“鲎试剂”,于是,鲎的医疗作用被开发出来。


   “随着鲎试剂的面世,鲎的饮食市场突然被打开,被冠以‘清热解毒’等毫无根据的光环,送上食客的餐桌,进而形成不健康、没有规范的饮食市场。鲎从幼年到成年最少需要10年时间,而这种对鲎资源无序和过度的开发,导致中国鲎野外种群数量持续下降。”肖晓波说,保护团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北部湾地区的中国鲎野外种群数量在过去30年间下降90%以上。


    肖晓波告诉记者,在中国鲎被列为濒危动物,生存现状岌岌可危的时候,北海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众在保护中国鲎方面所作的努力,令人欣慰。


   2017年10月19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4名大学生从路边垃圾堆里救获170只活体中国鲎,并转交渔政部门,帮助170只中国鲎重回大海。12月15日,地角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清查行动时,在某水产店内发现276只活体中国鲎,并全部扣缴后予以放生。


    记者从广西海洋研究所了解到,2014年以来,北海增殖放流幼鲎超过500万只,在其他地区的中国鲎日渐式微的时候,北海地区的中国鲎仍保持着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从2017年至2018年野外调查的情况看,红树林和光滩上的中国鲎幼鲎数量比10年前有较大程度增加。


    “除了增殖放流,我们还组织志愿者开展救鲎行动,把大量被滩涂上拦截网困住的中国鲎解救出来,放归海洋。另外,政府部门开展的宣教工作也取得较好成效。”广西海洋研究所科研业务部副部长陈瑞芳说,近年来,她和同事在工作中发现,渔民在捕获鲎时,都会主动把鲎放归大海。在多方的努力下,北海地区中国鲎的幼鲎数量正在逐年增长。


    大自然的回馈,就是对北海人努力的最好回报。记者从铁山港区川江村委会坡围底自然村村民了解到,坡尾底自然村的海滩曾经垃圾遍地,2017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斯道拉恩索(广西)浆纸有限公司、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以及当地村民等多方努力下,坡尾底自然村的海滩变得干净了,消失多年的中国鲎也开始重回家园。


    “虽然中国鲎被列为濒危动物,但我们在北海看到了中国鲎繁衍生息的希望。我相信,在北海各界的努力,以及第四届国际鲎研讨会在北海召开的影响下,中国鲎将得到更多关注和保护,生存状况也会越来越好。”肖晓波说。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