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及美国等5个北冰洋沿岸国家,于本年7月16日共同签署“防止在中央北冰洋公海从事不受规范渔捞的宣言,以下称《北极渔业宣言》”,同意在以科学为依据的渔业管理措施到位前,暂时禁止在中央北冰洋的公海从事商业渔业。这是一个值得称许的协议,但为更广泛、持久地保护该区域,还必须进一步让该宣言成为欧盟、中国大陆、冰岛、日本、韩国等主要捕鱼实体皆签署的具约束力国际公约。原因如下:
(一)不受规范的商业渔业会破坏快速变化的北极海洋生态系统
尽管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央北冰洋都是终年被海冰覆盖,但最近几年的夏季,该区已有高达40%的海冰融化成水。在这片新冒出来的海洋发生剧烈生态变化的同时,它也对商业渔捞船队开放门户。依国际法,任何国家都有权在公海上自由捕鱼,除非特定海域依国际协议加以关闭或限制。但是,在科学家真正了解中央北冰洋之前,倘放任商业船队进行捕捞,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资源遭过度开发、栖地遭破坏的情形,就如同1980年代白令海内一块公海面临的遭遇。这也是为何在2012年,会有2,000多名科学家同声呼吁北冰洋沿岸国家应暂时禁止在中央北冰洋从事商业渔业,并加强联合科学研究。
(二)唯一可以确定商业渔业能否被可持续管理,是在允许任何渔捞活动之前,进行科学研究以彻底了解该区域
北极鳕(Arctic cod)可能是中央北冰洋最丰富的鱼类资源。此鱼居北极海洋食物网的核心位置,牠们摄取浮游生物维生,同时也是海豹、北极熊、海鸟及鲸鱼的饵食。北极鳕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而言极为重要,但从供应人类消费的层面来看,若和大西洋真鳕等其他鱼模拟较,其价值相较偏低。不过,商业渔船仍有可能以北极鳕为目标鱼种,以作为鱼粉原料,供应全球持续增长的水产养殖业。美国和加拿大都不允许渔船在北冰洋沿海从事商业渔捞,就是因为担心大量捕捞北极鳕会对生态系统带来未知的风险。此常识也应适用于中央北冰洋。
(三)成功开发北冰洋的关键在于合作,而非冲突
目前北极圈国家大多透过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等多边论坛及各种科学计划与会议,进行定期合作。即便是在乌克兰爆发严重冲突之际,俄罗斯与其他北冰洋沿岸国家仍签署了北极渔业宣言。这也等于是向世界其他国家发出一个强烈信号,即在以科学为依据的渔业管理措施到位前,就擅自前往中央北冰洋从事商业渔捞,将是不智之举。因此,接下来就轮到是那些不在北冰洋周边的主要渔业国家表态支持北极渔业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