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服务 >> 正文

​侨港海产品电商的“质”胜之道

2025-02-19 14:34:05 来源: 北海日报 作者:方晓淦

  2月18日凌晨3时许,银海区侨港镇鱿鱼码头,货车刚装完海鲜驶出大门,摊贩们就用平板车拉着一箱箱海鲜走进这个侨港镇规模最大的鱼市,在指定区域开始摆摊。刚直播完渔获上岸的网络主播们也纷纷将镜头转到海鲜摊上,开始现场带货代购。


  记者了解到,2020年前,侨港各大渔港码头的海鲜销售模式以现场大宗批发为主,但疫情的到来让这一本就进入瓶颈期的销售模式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侨港镇党委通过“党旗红+电商孵化”方式,引导渔民开始探索通过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大力推进海产品电商小镇建设,迅速形成新兴产业——海产品电商。从2020年底开始兴起海产品电商行业以来,截至2024年底,侨港镇先后诞生的海产品电商行业商家20多家,培养了400多名海产品电商带货主播,目前每天有近80名主播活跃在码头鱼市一线。


  “消费者在直播间里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海鲜品质和杜绝货不对板。”侨港海产品电商协会会长王节雄拿起一张写有数字的小卡片说,海产品电商直播带货代购讲究所见即所得,消费者通过主播的镜头确认并拍下海鲜后,主播会现场将海鲜装篮,放入代表单号数字的卡片,然后立即送到附近的打包速冻点进行处理,并在当天发货。


  走进码头附近一家电商服务点,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工作台前忙碌着,有的将一篮篮海鲜称重分装,有的将分装好的海鲜进行抽真空封袋,有的将处理好的装袋海鲜标上标号并送入速冻库。


  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这一环接一环的工作,目的就是求快,越快送入急冻库的海鲜,锁鲜效果越好。从海鲜摊上活蹦乱跳装篮送到打包点,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入零下40℃急冻库冰冻3小时锁鲜,再当天打包发件,48小时内可送达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这环环紧扣、丝毫不能松懈的背后,是为了最大限度保住海鲜的新鲜口感和品质。


  品质至上,这是海产品电商行业的“金科玉律”,特别是对于海鲜而言,每耽误一个小时,它的新鲜度和口感就会大幅下降。


  对此,侨港镇在去年9月份将鱿鱼码头收归政府管理后,立即增加11名工作人员做好码头现场管理,实行错时交易管理措施,要求海鲜摊贩凌晨3时后才能到场摆摊,腾出场地供渔船卸货,最大限度缩短海鲜上岸时间,从源头保障新鲜程度。


  “为最大限度缩短海鲜出速冻库后在路上的物流时间,我们政府主动牵线,协调快递企业在侨港鱿鱼码头周边设置打包快递服务点,对海产品快件进行统一收件、集中冷链发货,确保海产品快件能以最快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上。”侨港镇党委委员罗莹说。


  电商平台的推广让侨港鱿鱼码头鱼市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了游客的打卡点之一,海鲜现场零售量也随之增加。


  对此,侨港镇在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的同时,还在鱿鱼码头安装云广播和AI监控,通过广播提醒市民游客到正规鱼市购买海鲜。执法部门在查处存在销售不新鲜海鲜、短斤少两等行为的流动摊贩后,会将人脸信息录入AI监控,一旦该人员再次到码头周边道路摆摊,执法人员将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对于鱼市内存在上述行为的摊主,政府部门将取消其进入鱼市经营的资格,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此外,侨港镇还积极引导流动摊贩进入市场经营,通过统一规范管理让海鲜品质得到有效保障。


  “从去年9月将鱿鱼码头收归政府管理以来,整个鱼市的经营秩序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海产品不新鲜、货不对板、短斤少两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实现了码头内海产品交易零投诉。”侨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莫小云说。


  目前,侨港海产品电商行业正逐渐发展壮大,据估算,2024年,侨港海产品网络销售额高达10亿元。


  “海产品质量有保证,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将海产品质量打造成推动侨港海产品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强力引擎,才能更好地擦亮侨港海产品电商‘金招牌’。”罗莹说。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