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浔郁平原大地处处生机勃勃。2月12日,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稻虾基地内,养殖户穿着防水服,身后拖着小船,将藏在水下的网笼拉起,把小龙虾苗倒入小船里,装满两个大筐后,运到不远处的小龙虾收购中心销售。
去年12月至今年2月12日,南木镇冬季小龙虾苗成交量约21.9万公斤,成品虾约2.92万公斤,成交额约1095万元。
2月12日,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小龙虾收购点内,收购商在挑选小龙虾。全媒体记者陆颖敏摄
“贵港的虾苗饱满,品质很好,运输存活率达到90%以上。”来自湖南省益阳市的收购商殷山告诉记者,近日,天气回暖,贵港本地小龙虾苗大量上市,他每天一大早就到收购点等候,收购的小龙虾苗直接装上冷藏车,运往湖南销售,单程耗时13个小时。
中桥村光头强小龙虾收购点门外,不少货车、三轮车在排队等待装车运货。“一天能卖出近3000公斤,供不应求,现在还有10多个客户在排队等着送虾苗呢!”殷山随手捞起一把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苗笑着说。
“今年虾苗行情好,虾价大涨,目前每公斤达到40—50元不等,比去年同期增长15%。”收购点负责人胡明强介绍,贵港本地利用季节差养殖小龙虾,气候、水质好,土壤含有丰富硒元素,小龙虾苗品质好,深受收购商的喜爱。当日,该收购点发货2111.5公斤,成交额达10多万元,其中虾苗7万多元,成品虾3万多元。
面对市场好行情,南木镇中桥村、沿江村、古楞村不少养殖户在年前就开始起苗,赶着价格好的时机,抢先上市。“很多收购商在村里搭起了收购点,我们动员村民及时起苗,刚开始每天只有几百斤的出货量,现在每天都在增加。”中桥村党总支部书记蔡荣臻介绍,中桥村稻虾养殖户140多户,稻虾养殖面积共有3500亩,其中养殖虾苗2500亩,平均每亩每年出虾150公斤,主要销往湖南、湖北、广东等地。
“对于养殖户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越早抢先上市越早赚钱。”蔡荣臻说,连日来,不少收购商前来收购小龙虾苗,收购形式以固定收购和田间流动收购为主。
冬季小龙虾卖出“热价钱”,离不开桂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21年以来,桂平市大力推广生态绿色农业,打造南木镇稻虾综合种养项目。南木镇党委、政府通过创建“稻虾产业党建联盟”平台,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约350户村民养殖小龙虾,亩产效益从原有单种水稻的2000元突破至8000元,实现翻两番,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2024年入冬以来,南木镇稻虾养殖面积约1.2万亩,投放虾苗约5万公斤,实现养虾、种田两不误,达到一田两用、一田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