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现场。
广西农牧水产网讯 为提升当地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特色淡水鱼产业的发展,日前,一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在梧州市藤县太平镇召开。该培训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特色淡水鱼产业创新团队及科技特派员鱼产业服务团、水产产业科技先锋队联合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藤县养殖业技术服务站共同举办。
培训班上,来自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围绕“鲈鳜鱼主要疫病流行情况、危害及防控技术”“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准确诊断及其意义”“新品种中科佳鳙1号养殖介绍”“鱼种培育技术”“稻螺、稻蛙鳅稻田种养新技术”等五个专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们不仅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行业动态,还针对实际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防控策略。学员们聚精会神,认真记录,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困惑,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这些专题的选择和内容的深度都体现了培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例如,在“鲈鳜鱼主要疫病流行情况、危害及防控技术”的讲解中,专家们不仅介绍了疾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还通过实际案例让学员们了解到如何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对这些问题。而在“新品种中科佳鳙1号养殖介绍”环节中,专家们则详细介绍了这一新品种的特性和养殖技巧,为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养殖选择。
除了理论讲解外,培训结束后还组织学员到藤县自治区级水产良种场、种养专业合作社实地观摩学习。在这里,专家们进行了疾病诊断实操讲解,通过现场交流和观摩,为基层农技人员、水产养殖户及当地渔民提供了鱼类养殖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员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疫病频发、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广西特色淡水鱼产业创新团队及科技特派员鱼产业服务团此次赴梧州市藤县开展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既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一次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渔业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通过这样的技术培训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们的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加强科研机构与地方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