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养殖达人夫妇希望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兴农路上的“新农人”

2023-11-22 17:35:45 来源: 北海日报 作者:原创

  “从开始接触养殖至今已经20余年了,我既是一个老虾农,也是一名新农人。在这个新时代下,我和丈夫也一直不断探索着养虾新路子。”11月13日,在合浦县党江镇的一家饲料店内,记者见到了这位“新农人”苏冰荷,她笑呵呵地说道。


  今年46岁的苏冰荷,是土生土长的党江企坎人。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她,做过电子厂工人、工地上搬砖的“泥水工”等等。在外打拼几年后,苏冰荷还是决定回到家乡发展。


  “家里一直都是种水稻,但由于企坎村靠近海边,农田的土地质量并不高,稻田的收成相比其他村要低很多,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在苏冰荷生长的这片土地上,种植并不能改善村民们的生活,该如何找寻致富之路呢?苏冰荷的父亲在接触到外省的养虾业后,发现原来海水养殖就是一个致富门路。


  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苏冰荷的父亲成为当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将土地改造成虾塘,开始进入了养虾行业。2001年,苏冰荷与丈夫刘仕宗生下女儿后,也回到了企坎村,承包土地学习养虾。


  然而,苏冰荷与刘仕宗从未接触过养殖,是纯纯的养虾“小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两人十分勤学好问,积极主动向父亲请教如何入手,买了不少相关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两人总是蹲在虾塘边,观察虾苗的成长,学会了看虾苗,看水质,如何管理虾塘……经过起早贪黑的学习实践,小夫妻俩很快就上手了,一聊起养虾说得头头是道,兴奋不已。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养殖南美白对虾,一来水质的酸碱度比较合适,二来虾种的抵抗力比较好。党江这里咸淡水都有,相比其他地方的纯淡水或纯咸水养殖,我们养出来的虾口感更好,比较脆爽,而且抵抗力更强、生存率更高。”苏冰荷向记者介绍道。


  夫妻俩努力经营,养出来的虾品质好,效益高。于是,在2008年,一家子回到了刘仕宗家乡——南域村委川水村,承包了20多亩土地,进一步扩大了虾塘的规模。


  在多年的养虾过程中,有甜也有苦。由于养虾业很容易受到天气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台风、气温骤降等等,经常会出现虾大量死亡或生病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很大的亏损。


  那么,这样的情况是否能避免或减轻呢?2017年开始,苏冰荷夫妇了解到,原来给虾塘盖个棚,就可以为对虾提供较高冬季水温、稳定水质,有效降低患病率。于是,他们对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开始尝试大棚养殖模式。


  夫妻俩说干就干,马上着手学习如何搭建大棚,如何在大棚内养虾。很快,家里的两个大棚就搭建起来了,由于对大棚养殖还不熟悉,两人首先学习在大棚内育苗,在大棚虾塘内投入虾苗,过了一个月左右,再将育好的虾投入露天的外塘进行养殖。“大棚育苗的成活率更高,抵抗力也比较强,坚持了几年下来效果不错。明年,我们会搭建更多的大棚,正式开始养殖冬造。这样一来,一年两造升级成一年三造,而且,冬造的收益会更高,养殖户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养殖模式的改变,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土塘老化等难题,也极大地改善了养殖环境,亩产量、收成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冬造主要是在年底建棚投苗,次年的清明左右即可错峰上市,这一造的虾价是相对较高的。今年清明时的虾价最高将近70元/公斤,效益非常好,这可让养殖冬虾的虾农赚了个盆满钵满。


  多年来,苏冰荷和刘仕宗一直在不断研究、探索养虾的技术,并根据20余年的养殖经验,探索出了一套土塘控藻稳投模式养虾技术,并印制2000余本,免费发放到党江镇虾农手中。有200余户虾农采用了此种养殖模式,虾的存活率高达80%—95%。苏冰荷夫妇不仅自己养虾养出了经验,成为养虾“达人”,还大方分享自己的养殖经验,让其他虾农一起获益。同时,夫妻俩也陆续开了两家饲料店,主要经营饲料、虾药等产品,其中一家就开在村里,而这里就成了苏冰荷夫妇与其他虾农的交流点。在苏冰荷夫妇的带动下,村里的虾农也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慢慢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十来户虾农也踏入了大棚养殖的行列,收益良好。


  每年的4至9月是养殖旺季,苏冰荷和丈夫总是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帮虾农检测水质、检测虾苗发育情况,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并且,桂林银行在他们的家里开设了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苏冰荷成为了服务点站长,为村民办理助农取款、社保代缴、生活缴费等服务,为村民提供不少便利,省去了许多麻烦,获得了村民的广泛好评。苏冰荷夫妇也经常参加桂林银行在党江组织开展的技术交流会,与虾农分享养虾技术与心得,相互进步。除此之外,服务点为很多虾农提供贷款咨询,通过苏站长牵线搭桥,80多户虾农享受到了融资便利。


  “党江的对虾质量高,十分受欢迎,在全国各地都十分热销。本地也有初加工的公司进行收购,并且为我们本地的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既为虾农解决了对虾销售的问题,也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苏冰荷说道。


  对于党江目前的对虾养殖、销售情况,苏冰荷认为前景良好,并且在新时代下更应转变思想,创新养殖方式,推动本地的养殖行业发展。“我们会坚持在养殖路上,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村民,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与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对于未来,苏冰荷有着更长远的规划。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