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加快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2021-03-13 09:39:51 来源: 北海日报 作者:陆威

  今年北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发展生态养殖和深海养殖,扩大抗风浪网箱养殖面积。落实伏季休渔制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适度发展远海捕捞。


  2020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核定我市水产品总产量114.15万吨,其中海水养殖73.66万吨,海洋捕捞31.66万吨,淡水养殖8.5万吨,淡水捕捞0.33万吨。至去年底,全市海洋捕捞控制在31.66万吨以下,比2019年减少5.17万吨,下降14.03%。实现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从市海洋局获悉,为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以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为主的深海养殖以及以象鼻螺、文蛤和沙包螺为主的海底底播产业将成为2021年政府重点鼓励和扶持的产业。力争通过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减少海洋捕捞,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群众收入提速增效。


  据悉,为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我市大力拓展养殖空间,往深海要产量产值,2020年出让海域5.63万亩,其中珍珠养殖300亩,底播贝类3.29万亩,深水网箱0.98万亩,海洋牧场0.63万亩。新增海洋养殖面积是我市海洋渔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强力支撑。同时,我市把深水网箱养殖作为渔业生产发展的突破点、发力点,2020年全市取得深水网箱养殖海域使用权的企业共20家,已建设并投入生产的有13家。全市深水网箱共442口,养殖水体约248万立方米,2020年新增223口,金鲳鱼年产量达2万多吨,产值约6亿元。


  北海象鼻螺是北部湾地区独有的品种,经济效益比较高。“北海象鼻螺”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正由市海洋局申报中。文蛤、沙包螺也是我市的优势海洋品种。据专家介绍,象鼻螺、文蛤、沙包螺等海洋贝类在净化海洋生态环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其适应海域广,能够有效填补我市因减少海洋捕捞而带来的海鲜空白。以金不换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以海底底播为主的企业,去年尝试采用深水网箱+底播(象鼻螺或南珠)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处理了养鱼残留的鱼粪污染问题,还促进了产量,提高了效益,为今后发展深水网箱产业和底播养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据相关专家介绍,大面积推广深水网箱和海底底播产业,对推进我市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据介绍,在我市没有推广这两个产业之前,我市周边沿海虽然经执法部门大力打击,但由于海域过大,仍不可避免出现“电炸毒”等非法捕捞行为。深水网箱和海底底播海域使用面积实行有偿转让后,所转让的海域有了专人看管,“电炸毒”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


  市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我市除了大面积增加用于深水网箱养殖和海底底播的海域外,还将大力调整优化结构,让水产养殖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巩固文蛤、大蚝等传统优势品种养殖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养殖品种,减少价格相对便宜的罗非鱼养殖规模,增加南美白对虾、金鲳鱼、象鼻螺、青蟹等高价格品种的养殖规模。同时,大力创建现代特色水产业示范区,重点打造“万亩对虾池塘养殖区”“万亩南珠标准化养殖区”“万亩金鲳鱼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万亩底播象鼻螺养殖区”“万亩沙虫养殖保护区”等,通过规模养殖促进效益增长,推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按照“压缩近海,拓展外海,开辟远洋”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海洋捕捞从北部湾近海向外海、南海、大洋纵深发展,不断扩展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市有2家远洋渔业企业、23艘远洋渔船在安哥拉、毛里塔尼亚等海域生产。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